12月19日,由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指导,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组织的“媒体走进生态环境监测设施开放单位(宁波站)”活动顺利举行。
当天上午,来自《中国青年报》、《中国环境报》、《浙江日报》、《宁波日报》、《宁波晚报》、宁波广电集团等十余家媒体记者以及数十名公众分别走进北仑区环境保护监测站、浙江省宁波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以及东钱湖南湖中心水质自动站等地,宣传宁波市生态环境监测网建设、监测能力建设等方面进展和成效。
环境监测进入AI人工智能时代
“这套AI智慧检测系统,创新采用移动机器人与智能样品台‘乐高组合’,样品位扩充到200个,后续可根据需要增加清洗、预处理等功能或拓展其它检测项目,满足不断变化的监测需求。”北仑区环境保护监测站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图片来自微信公众号:宁波生态环境
记者看到,在北仑区环境保护监测站的水质监测AI人工智能实验室内,监测设备如同工厂内的自动化生产线一样,不停地在运行中。智能移动机器人首先通过多模式扫码技术,对样品台上的样品迅速扫描识别,随后精准抓取样品放上传送带。通过传送带后,水样进入自动取样系统,自动取样系统则以多方位多重感知技术、液体流路自动控制、机器人自动进样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实现批量地表水样品从分液、前处理、检测分析到数据报告的全流程自动化。
图片来自微信公众号:宁波生态环境
据了解,该实验室将自动化分析仪器与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数据库管理等新技术融合创新,以国家监测分析方法标准为依据,做到批量地表水样品从分样到检测分析出报告等全过程自动化监测,实现地表水样品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总氮、氨氮等九个指标水质分析全过程智能化的技术目标,不仅提高了检测速度,同时减少了人工检测引起的偏差,以每日100个样品9项参数检测计算,预计需要投入约7至8人,利用AI智能实验室,仅需2人进行试剂配置、方案确认及数据上传工作即可,节约人力成本高达80%以上。
“目前北仑区监测地表水每月接近500个,且检测项目多元化,城市水质监测任务繁重。开发建设AI智能实验室,有效破解了生态环境监测系统‘人少事多’的困局。”宁波市生态环境局北仑分局相关负责人说道。
全省首个区县级水质监测AI人工智能实验室建成投用
当天下午2:00,浙江日报潮新闻媒体记者走进北仑区生态环境监测站,共同做一回AI监工,直播探访AI水质监测的全过程。
图片来自《潮新闻》
在北仑区环境保护监测站的一间崭新实验室内,一批刚刚采集的地表水样品正通过自动化流水线,被有序分拣、传输到指定位置进行检测,通过将自动化分析与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数据库管理等新技术融合创新,实现了检测项目由单台测试向协同测试的转变,可以实现24小时无休工作,效率是传统手工检测的5到10倍。同时,它有效减少了检测过程中引起的人为误差,并且大幅减少监测人员与含毒试剂等危险源的直接接触,降低安全风险。
图片来自《潮新闻》
注:文章内容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宁波生态环境和潮新闻